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 Environmental Design

IAED建筑・环境设计以住宅,居住环境规划为主.由室内延伸至景观,扩展至城市空间,以整体居住环境为主题的综合设计事务所.

《街巷与住空间的正面和背向》讲座

14 October 2019

IAED建筑环境设计公司 总设计师井上先生主于10月14日晚,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长清校区第一阶梯教室举办了学术交流会。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街巷与住空间的正面和背向》,正面与背向是相互对立关系的概念,词语自身有多样的解释,正面与背面、外面与内面、光与暗、正统与异端、真实与虚伪、生与死等,根据使用的文脉所包含的含义也各有不同。本次讲座中限定在街巷与住空间样态中的正面与背向含义,以古今东西都市为题材,从街巷与住空间、空间含义扩展分析。从中研讨街巷样态反应出的都市历史、传统文化、社会思想等内容。

《街巷与住空间的更新与改造》设计演习

14 October 2019

特别讲义『街巷与住空间的「正面和背向」』相互关联,对济南市历史街区、老城区内街巷空间活性化的创意提案。济南自古以来就是黄河闻名孕育的历史名城,以涌泉、湖泊、柳树等自然景观而闻名,别称「泉城」。济南市中心的历史老城内,拥有改造后的芙蓉街、大明湖等观光景点之外,还保留这大量的历史老建筑,也可以看做是代表济南文化的标志区域。另外,老城区内的老住宅街巷仍然保留着老济南居民的生活气息。 首先,构想该历史街区今后的空间功能形象(街巷的再生,改造的主题及创意)。 但是以整体老城区为具体设计对象,设计任务较为庞大,整体老城区的未来意向以主题提案即可,在主题创意的基础上,任选街区、街巷等单元为空间设计任务对象,对空间的具体形态做出提案。

《建筑与城市的多样性和复层性》讲座

10 November 2018

11月7日山工工艺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井上淳哉先生在长清校区举办了《建筑与城市的多样性和复层性》讲座。 在中国伴随旧城区改造,新城区开发的进程,城市向高度化、扩大化迅速进展。如今除大城市之外,二三线地方中枢城市也进入同样的状态,城市的功能提高到了一定的程度,城市居民的生活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曾经熟悉的街道的样貌,记忆却逐渐消退,城市丢失了固有的景观及文化. 井上淳哉结合英国评论家Rovert Venturi柯林·罗的著书「COLLAGE CITY」拼贴城市,美国建筑家Rovert Venturi罗伯特·文丘里的著作「Complexity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两个理论,从都市层面、建筑层面、对城市、建筑"多样性"和"对立性"进行了解析。 最后,讲座进入学生提问环节,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井上 淳哉进行了分析.

井上淳哉参加亚洲城市与建筑联盟设计与产业协同发展巡回论坛

10 November 2017

亚洲设计学年奖成立于2003年,致力于打造亚洲国家和地区高校之间最大范围、最大规模、最具影响力的专业权威性设计教育交流盛会。15年来,亚洲设计学年奖在规划、建筑、景观、城市设计等领域,将国际、国内的设计界、设计高校、协会组织等充分对接,对实现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交流、对接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10月29日,亚洲设计学年奖巡回论坛以设计与产业的协同发展为主题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国际报告厅隆重举办。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主办此次活动。 井上淳哉先生以《面向未来,长期耐用型住宅(100年住宅)的全装修系统及相关技术——参考日本先进事例》为题目进行了演讲。他主要讲了SI住宅的技术支撑及具体事例,如NEXT21实验住宅、北京合金公寓等等。

GDM井上淳哉对设计之思考访谈

日本的传统美学术

井上点评: 其实日本的神道是一个宗教系统,不像伊斯兰教,没有一个固定且具体的宗教神。这是因为日本的风土人情、自然条件。日本四面环海,土地资源有限,经常有自然灾害,有句俗话说:神存在于细节之处,像伊势神宫,出云大社,都是皇室祭祀祖神祈求平安为目的而建造的,而对于普通人来说,神存在于一些小的地方,比如小河边普通人也会去参拜。至于宗教如何影响人的思维,井上认为日本从来都没有一个绝对的存在或者具体的人存在,这不同于老子、孔子、庄子这样的体系,有一个具体的人物指导人的思维,这是从背景的角度根本的区别。日本人思想的原型就是与自然的关系,日本没有道家、儒家这样的哲学系统,日本更重视怎么感受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怎么样,怎么感受自然。在日本现代社会,比如核电厂的建设,也通常非常重视自然,一般不砍树,尽量保持河道原型。

禅与日本建筑艺术

井上点评:井上先生出生于1956年,当时二战后的日本还比较贫穷,在60、7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社会生活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人们更关注物质的满足,当时普遍认为建筑只是一个遮风避雨的设施,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开始考虑设备在其中的空间性,比如空调系统、采暖系统等等,建筑被认为是装满了设备的盒子。当然这也衍生出另一个话题,以前的住宅是街区性的,能最大程度的进行地域交流,现在的住宅更强调封闭性、独立性、私密性,这对于地域交流、文化遗存都不利,尤其日本震后,有城市规划研究学者提出,如何从地域的角度、乡土文化的角度协力共同发展。

传统建筑的智慧,当代可持续设计

井上先生说,百年住宅既是一个社会资本,因为它见证一个社会的变迁,同时它也是个人的资产,从两口人居住、到五口人居住直至一代人的迁移,从社会的角度,人性的角度看,这才是SI住宅最本质的理念——怎么让建筑更舒适,技术只是做支持。SI(百年住宅)如果想推广,需要有一个共识:它不是甲方的资产,而是作为社会的共有资产,政府对此也应有一定的投入。毕竟,受益的是,居住在此的人们。

山东工艺美院讲座

4月22日,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在长清校区综合办公楼举办讲座,本次讲座特邀日本著名建筑师井上淳哉为同学们进行有关"中国的老年住宅模式及世界先进事例"的专题讲座,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邵力民主持,师生代表参见加此次讲座。 讲座开始前,邵院长代表师生对井上淳哉先生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感谢,同时向在座的师生详细的介绍了井上先生。井上淳哉先生是日本著名建筑师,毕业于日本国立九州艺术工科大学艺术工学系环境设计学科,曾任同公司大阪事务所所长、董事、中国项目总管,株式会社市浦住宅城市规划设计事务所董事,2007年创办LAED建筑、环境设计。井上先生设计的作品获得诸多奖项:国土交通省住宅局长奖、手工艺景观奖、 佐贺县舒适住宅建筑奖、城市景观大奖等。 本次讲座主要讲了三方面:1.老年人住宅在设计方面需要做哪些工作;2.中国老龄化的形态;3.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先进案例。井上先生首先分析了近年来各国的人口老龄化的情况,2014年日本老年人口高达25%,20年后中国进入高速老龄化时期,形势严峻。接着,他讲了老年住宅涉及养老的设施、设备硬件方面等,需要考虑老年人的行为活动方式。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了老年住宅的室内软装、景观、建筑立面、平面布局等。然后,井上先生结合多年设计实践,介绍了自己的设计作品。 井上淳哉先生丰富和充实的资料,使同学们在简短的时间里对老年人住宅设计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同学们也通过本次讲座汲取了宝贵的知识。老年住宅设计涉及到养老制度、医疗健康保险、运营管理等综合制度,设计师可以从住宅设计的角度去提出解决方案,探讨形成符合中国老年居住模式还需要更加深入广泛的思考。